• 谷歌scholor
  • 观点:4920

  • PDF下载:1954

印度城市住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制定框架

Shuvojit Sarkar1和t·k·巴塔查里亚2

DOI:http://dx.doi.org/10.12944/CWE.10.1.15

在1992年里约首脑会议之后,在世界各地(全球/国家/区域/地方)在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标领域进行了许多不同规模的努力,集中于其一个或所有方面。然而,印度在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制定方面已经落后,印度没有一个城市出现在IISD纲要的审查中,该纲要是迄今为止跟踪指标工作的最全面的数据库。对几个国际机构和国家在制订可持续性指标方面的倡议的审查虽然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但最后的框架需要在印度范围内解决城市可持续性问题。本文的目的是为印度城市住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宏观和微观指标。它涉及建议一种方法、方法和结构框架,以便得出侧重于城市住区资源动态的各级指标。基于领域的分类已经被遵循,其中领域是基于基本的自然和内置资源来识别的。此外,对于每个领域的环境可持续性决定因素已经得到确认,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多层次指标,目标是提高宜居性和生活质量。为在利益攸关方的参与下,评价国家一级制定政策和地方一级行动计划的指标,提出了前进的方向。

环境可持续性;城市居民;框架;指标;宏观层面;微观层面

复制下面引用这篇文章:

《印度城市住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制定框架》。当代世界环境2015;10(1)DOI:http://dx.doi.org/10.12944/CWE.10.1.15

复制以下内容引用此URL:

《印度城市住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制定框架》。生态学报,2015;10(1)。可以从://www.a-i-l-s-a.com/?p=8155


下载文章(pdf)
引用管理器
发布历史


文章发表历史

收到: 2014-12-10
接受: 2015-01-08

介绍

背景研究 检讨可持续发展指标措施

自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1987年“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之后得到重大推动以来,世界各地的几个国际和国家机构一直在努力制订各级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世界各地的指标倡议进行审查,可以深入了解其概念方法、结构框架、重点关注的可持续性方面以及政策反应或行动计划方面的产出。已审查的主要指标倡议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关的方向和指导,在此简要讨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1996-2006年)以监测和执行《21世纪议程》为基础,重点关注国家一级可持续性的所有方面。它以灵活的政策导向主题和分主题框架为基础,通过综合可持续性的四个支柱(社会、经济、环境和体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多层面性质。贸发会议的指标为国家一级的政策制定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发组织)指标(1993年)的重点是国家范围内可持续性的环境问题,其结构是压力-状态-反应(PSR)框架,并已成为环境报告中使用最广泛的指标框架。结果是一套定义明确的可衡量和与政策相关的环境指标,根据具体目的分为几类,这是一种认识到没有一套通用指标的逻辑方法;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没有一个指标集是最终的或详尽的,需要定期改进。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人类住区中心的指标(1996年)旨在按照以政策为基础的框架和面向行动的指标系统实现“生境议程”的目标。它们现在侧重于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除了城市住区住房和住房问题以外的所有三个方面,特别注重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欧洲共同指标(Ambiente Italia, 2003年)准备使用一套基于主题框架和自下而上方法的指标,这可以帮助地方当局在地方一级监测其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进展。unep中国(1989年)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倡议,建立在以目标为基础的城市地区地方一级环境保护框架上。它是一种通过奖励激励机制对城市环境绩效进行评估的制度,增强了各级政府部门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发组织)指标(1993年)的重点是国家范围内可持续性的环境问题,其结构是压力-状态-反应(PSR)框架,并已成为环境报告中使用最广泛的指标框架。结果是一套定义明确的可衡量和与政策相关的环境指标,根据具体目的分为几类,这是一种认识到没有一套通用指标的逻辑方法;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没有一个指标集是最终的或详尽的,需要定期改进。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人类住区中心的指标(1996年)旨在按照以政策为基础的框架和面向行动的指标系统实现“生境议程”的目标。它们现在侧重于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除了城市住区住房和住房问题以外的所有三个方面,特别注重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欧洲共同指标(Ambiente Italia, 2003年)准备使用一套基于主题框架和自下而上方法的指标,这可以帮助地方当局在地方一级监测其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进展。unep中国(1989年)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倡议,建立在以目标为基础的城市地区地方一级环境保护框架上。它是一种通过奖励激励机制对城市环境绩效进行评估的制度,增强了各级政府部门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结构框架

结构框架是指标概述的理性基础。长期以来,全球不同的指标倡议发展了各种框架方法,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方面的重点方式、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它们突出要监测的主要问题的方式以及选择评价可持续性状况和为决策提供必要投入的指标的标准。如上所述的主要指标倡议所示,在此简要审查了用于制定可持续性指标的几个常用框架,以便为本研究选择结构框架提供必要的投入:

基于策略的框架

以政策为基础的框架的基础是编制一份主要社会目标的全面清单,并制定指标来衡量实现这些目标的进展情况。这些指标源自一个国家或社区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关注,目的是制定城市战略和政策。人类住区中心指标方案和随后的全球城市观测站都是根据这一框架拟订的。

主题和索引驱动框架

主题/指数驱动的框架通过建立大主题和子主题,如宜居性、可持续性、紧凑型城市、生态城市或良好治理,这些主题通常是多维的,涉及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指标,或者可以表示为指数,如人类发展指数、城市发展指数或指标的线性组合。它们并不针对具体的政策目标,也不一定与战略相关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框架公约》和欧盟共同指标的主题框架一直在制定中

因果框架(压力-状态-反应框架)

由经合组织(OECD)(2004年)为环境状况报告开发和推广的压力-状态-反应框架已成为环境报告中使用最广泛的指标框架。PSR框架是环境指标制定方面的一个进步,它在各种指标之间引入了因果关系的概念,这些指标涵盖了人类对环境的压力、环境的实际状况以及为减轻环境损害而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例如一氧化碳的排放2由于人类活动是一个环境压力指标,全球气温上升是一个环境状况指标,全球、国家或地方层面的碳税、植树等各种行动是响应指标。PSR框架的优点之一是它注意对指标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环境问题作出反应(澳大利亚,1998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是PSR框架的扩展版本,由欧洲环境署(EEA)和欧洲统计局(Eurostat, 1997)采用。驱动力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如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经济状况、贫困等PSR框架所基于的底层基础存在两个主要限制。首先,很难将指标归类为压力、状态或反应,因为观察者的关注点可能会根据潜在目标而变化。从一种角度看是压力的指标,从另一种角度看可能是一种状态,从第三种角度看可能是一种反应(澳大利亚,1998年)。例如,住房是土地使用的压力指标,是建筑领域的状态指标,是对无家可归者的回应。其次,压力、状态和反应/影响机制是复杂的,不能孤立为单一的因果关系。原因本身和结果本身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最初用于制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指标的因果框架(DSR模型)后来因认识到其上述局限性而被放弃,特别是发现它不适合用于经济和社会指标,因为它缺乏对政策的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96)。为了克服上述限制,世界经济论坛(WEF)在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中使用了PSR的修改版本,除了PSR之外,还增加了两个额外的组成部分,人类脆弱性和全球管理(WEF, 2005)。北九州倡议是另一个这样的例子,修改后的PSR框架没有孤立因果关系,并包括人类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脆弱性(Dhakal, 2002)。

系统框架-扩展城市代谢模型(EUMM)

纽曼等人(1996年)为澳大利亚环境状况报告(澳大利亚环境指标人类住区,1998年)开发的扩展城市代谢模型(EUMM)将城市解释为动态的城市系统(人口动态、经济、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制度、联系),需要关键资源(土地、水、能源、人口、金融),它们被吸引到城市进程中,并将其转化为理想的宜居产出或服务(就业、收入、健康、教育、住房、服务可及性、社区生活)和废物(固体废物、污水、空气污染物、噪音)。该系统的理想变化是改善宜居性和减少浪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明确了未来方向、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以及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澳大利亚,1998年;牛顿,2001)。

基于性能/目标的框架

该框架以结果导向的指标系统为基础,能够在机构管理和问责制、战略规划、经济发展方案评估、客户满意度和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为建立和评估公共部门的目标和指标提供数据。unep中国(1989年)的结构是基于目标的框架,通过基于奖励的激励机制来评估城市的环境绩效,并增强各级政府当局的责任感。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印度城市住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宏观和微观指标。

研究目的
  • 建议制定以城市住区资源动态为重点的多层次指标集的方法
  • 为印度城市住区制定一套核心指标,用于国家/城市一级的环境状况报告。
  • 制定一套附加指标,用于在微观层面(邻里层面)评估城市生态系统,并克服地方层面数据可用性的挑战。
  • 确保指标充分涵盖印度的所有主要城市环境问题
  • 确定每个指标的相关数据来源
  • 确定以国家一级政策和地方一级行动计划的形式适当解释指标结果所需的基线信息。

研究范围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本身的问题仍然超出了研究范围。然而,除自然环境外,社会和经济因素产生环境影响的那些领域,在必要时可适当加以考虑。

方法 概念上的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广泛和多方面的概念。布伦特兰委员会(WCSD, 1987)对可持续发展最普遍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的一个修改版本使其适用于城市背景是“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道路是城市发展满足当前城市居民的环境需求,而不损害非城市居民和后代满足受环境影响的自身需求的能力”(MoE Japan,2002)。因此,为了城市住区的环境可持续性,需要监测住区的内部环境及其在满足其居民基本需要方面的成功,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影响;以及通过资源利用和废物产出对更广泛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目标,确定了以下两个主要目标:a)自然环境的生态恢复力-保持自然资源的平衡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更新能力。b)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充足和安全住房和高效基础设施的节能住区。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重点构建指标体系,完成以下任务:
  • 评估环境状况
  • 向决策者提供必要的投入
  • 跟踪环境的变化,并对环境政策进行绩效评估
  • 向公众宣传环境状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研究的重点是制定一个指标集,该指标集在可行的范围内满足以下特征:
  • 多级指标
a)核心指标——一套共同的指标,具有更广泛层面的现有数据和专家的意见;b)附加指标-与当地有关并有公众参与的特定指标集
  • 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很容易理解
  • 自下而上的方法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政策响应和行动计划导向
  • 分析声音
  • 定量和定性指标的结合
  • 可用可靠数据进行量化

结构框架的选择

对编制可持续性指标所使用的主要结构框架进行审查后可以注意到,不论系统框架是否优于因果和专题框架,特别是在编制环境指标方面,都没有进行多少探讨。环境指标人类住区是使用EUMM模型进行指标研究的唯一文献(澳大利亚,1998)。系统方法与基于政策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从简单但明确的城市或环境系统的物理模型或系统图开始,在这个模型或系统图中,各种行动者在其中运作,并在其中描绘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城市指标开发的PSR框架的局限性也通过扩展城市代谢模型得到了解决,该模型明确了宜居性的概念,并加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环境结果的规范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明确了未来方向、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以及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澳大利亚,1998年;牛顿,2001)。因此,对于本研究,系统框架基于扩展的城市代谢模型(EUMM)由Newman等人(1996)开发,并根据研究背景进行了修改。EUMM将城市视为需要原始资源投入的系统,这些资源通过城市进程中的各种力量转化为宜居产出和废物产出。该系统的理想变化是减少资源使用,提高宜居性和减少浪费。下面讨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并在图1中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资源投入

城市住区运作所需的原始投入通常来自自然资源-土地、空气、水和能源(来自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食品、饮用水、建筑和工业材料、运输用油等都来自上述自然资源。

城市聚落动态

人口增长和空间分布是城市活动、资源利用强度和环境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各种经济和工业活动、提供基础设施、运输设施和联系、体制和文化设施都是维持城市住区人口所需的各种驱动力,因此消耗资源并产生所需的产出和废物副产品。

宜居性

它是衡量城市住区生活质量的一种指标,受以下参数支配:清洁和健康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城市绿化)和可持续的有形建筑环境(获得适当住房和高效基础设施),以及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如就业机会、负担能力、更好的卫生和教育设施以及互动和安全的社区生活。

浪费输出

各种人类活动对资源的消耗会产生各种不良的副产品,如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液体废物、污水、固体废物、毒素、热量和噪音。EUMM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条件下,我们需要明智地使用投入资源,使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补充,并通过各种措施,如管道末端技术、系统重新设计等,减少废物的产生,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图1:扩展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模型来源:改编自Newman et al.(1996)
点击此处查看图

域识别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套指标,以提高城市地区的宜居性,重点放在环境方面。为此,如《澳大利亚环境指标人类住区》(1998年)所示,以领域为基础的分类是适当的,因为这确保了专家在必要的科学或学科支持下参与制定健全的指标。在本研究中,根据基本的自然资源和内置资源确定了五个领域:空气、水、土地、能源、住房和基础设施,这是维持人口和城市系统以及生活质量所必需的。由于人口增长和密度通过施加消费压力和产生废物来影响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因此选择人口作为第六个领域。为了提高住区的宜居性,以下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决定因素已被阐明,以实现健康和有弹性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的目标。
  1. 人口-可持续的人口增长和密度,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压力和废物的产生
  2. 空气-维持空气质素,减少大气压力
  3. 水-维持水质和减少水系统的压力
  4. 平衡已建土地利用和城市绿化,减少人口发展压力
  5. 住房-获得适当和持久的住房,以满足住房的基本需要
  6. 基础设施-获得满足清洁和充足的水和卫生的基本需要的基础设施
  7. 能源-透过合理使用资源及尽量减少废物,有效使用能源

指标的制定

指标的制定应反映出对它们将要监测的系统的透彻理解。为上述确定的基于资源的六个领域:空气、水、土地、能源、住房和基础设施,已开发了一套领域模型,该模型是根据EUMM模型构建的,为制定宏观一级的核心指标和微观一级的附加指标提供了框架。第七个领域的人口被视为通过各种城市活动决定资源使用强度和环境影响的主要潜在力量之一。在为已确定的领域开发模型时,重点是说明可观察的参数,即资源投入、宜居性和废物产出,以及不可观察的复杂参数,即在城市住区中将资源转化为各种产出的各种力量,尚未列举出来。这种方法满足指示器的性质。例如,人体健康是通过各种指标来测试的,比如体温、血糖等,而不涉及人体内部发生的复杂情况。在每个确定的领域下选择指标时,考虑到可持续性决定因素以及宏观一级的数据可用性和微观一级为该参数收集数据的范围。已谨慎地选择了一套简明、简单、易于理解和解释的指标,这些指标在分析和科学上也是合理的。

人口

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估计,2010年世界人口为69.16亿。联合国预测,2012年人口将继续增长,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109亿左右。根据《2008/09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在未来20年内,将近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地区,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增长将最为迅速。城市消耗了世界上60%到80%的能源生产和自然资源。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超过50亿,如何将城市化和可持续性结合起来的想法至关重要。在整个二十世纪下半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巨大增长是人口变化和大量和持续的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移徙的结果。人口增长造成了全世界80%的森林砍伐和大约四分之三的耕地扩张(人口基金,1992年)。人口增长和环境退化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关系,其中一方会加剧另一方的不利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5年)。一旦超过临界污染阈值,人口在特定地区的集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特别有害的影响。除非得到适当的规划和管理,这种惊人的增长将日益导致城市的蔓延、对基础设施的压力越来越大、贫民窟的产生、贫富差距的扩大、城市服务质量的恶化以及环境污染和能源使用的增加。 India is the second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after China and together they constitute 37%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s per Census of India, out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1210 million in 2011, about 377 million are in urban areas.

指标选择

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是城市可持续性问题的根本原因。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重点是减少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宏观上选择建成区人口的绝对数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作为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承载能力以及环境的再生能力和应对人类入侵的能力。在微观层面上,除上述指标外,根据住宅区/混合土地用途的特点,流动人口也可作为评估白天前来从事各种工作的人口压力的指标之一。

空气

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以及各种经济活动和能源使用类型。印度的空气污染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主要来源是车辆排放、工业、发电机、燃料木材和生物质燃烧(家庭燃烧)、燃料掺假、路边灰尘、建筑活动等。改善城市地区空气质量的办法需要查明排放源,评估这些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需要处理的来源的优先次序,并相应地制定行动计划。城市地区常见的各种空气污染物有SPM、PM10下午,25,所以2,没有X, co, o3.,苯等,根据政府监测机构的各种研究。在上述污染物中,根据CPCB进行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计划(NAMP)监测的印度城市地区空气污染评估的主要参数是SO2,没有2和RSPM(即PM)10)。尤其是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直接危害。有限公司2其他温室气体的集中是一种全球现象,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图2展示了应用于Air域的EUMM模型。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重点是减少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数量,以清洁空气和城市居民的健康。所以2,没有2和点10浓度被选为宏观水平的空气质量评估指标,因为印度城市地区普遍发现的空气污染物及其在允许范围内的浓度表明,由于各种人类活动,大气受到可控的压力。有限公司2浓度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其年排放量来评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除了评估SO2,没有2和点10浓度数据,通过侦察调查和利益相关者反馈,针对当地的特点进行定性评估,以确定主要的排放源,并优先考虑和解决问题领域。因此,选择的指标是住宅能源使用的排放、商业能源使用的排放、工业能源使用的排放、车辆排放和燃烧固体废物/干树叶的排放。由于SPM/RSPM的集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直接危害,因此在地方一级通过以下指标进行了评估——铺砌(黑顶)道路长度/道路下总面积的百分比和路边有绿化/种植的道路的百分比。
图2:Air的域模型资料来源:作者
点击此处查看图



水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基本资源之一。在城市住区中,各个部门的基本活动甚至各种娱乐目的都需要水。在城市地区,人们从河流、湖泊、溪流和水井中取水供家庭和工业使用。大约80%的家庭用水是作为废水排出的。经处理的、部分处理的和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不适当的固体废物倾倒区、垃圾填埋场、农田、道路等的雨水径流排入水体或任由其沉入地下,这些形式的废水是造成城市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水污染是造成各种公共健康问题和水生/海洋生物损失的原因。城市污水被定义为“来自社区的废物(主要是液体),可能由生活废水和/或工业排放组成”(CPCB, 2009)。根据CPCB进行的各种监测研究,城市污水是印度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心及其周围。由于污染、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良、缺乏消毒以及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状况不佳,饮用水越来越不符合标准。因此,提供安全饮用水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需要明确强调质量。

指标选择

图3展示了EUMM模型在Water域的应用。从环境角度来看,重点是通过减少水污染物的数量来维持水质,以便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和安全的饮用水。为了宏观评价水源的健康状况,水质评价考虑了主要水体的平均BOD(或DO)浓度。在沿海城市地区,沿海水体的COD平均浓度可作为评价水污染的指标,从而评价水质。在微观层面上,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以及饮用水供应的质量都是通过对当地进行侦察调查和利益相关者/社区的反馈来评估的。选定的指标是污水处理方式(市政连接/坑/化粪池/露天排便/雨水渠)、固体废物处理方式(露天倾倒/倾倒在雨水渠)、雨水径流污染(农田/堆填区/化学工作地点/其他)和水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如果有的话)。
图3:水的领域模型资料来源:作者
点击此处查看图

土地

土地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需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加以利用。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住宅、商业、工业和公共设施的需求,土地压力巨大。人类活动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土地的大规模城市化鼓励了砍伐树木,破坏绿色覆盖物和硬铺装区域/混凝土表面的增加。这导致土壤侵蚀,失去营养丰富的表层土壤,即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透水地表的增加改变了自然水循环,减少了蒸散,减少了地下雨水的渗透,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增加了雨水引发的城市洪水。湿地和红树林等耗散空间的丧失也导致城市洪水事件的增加。此外,由于建筑和铺砌表面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气温升高,这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关。此外,在农业领域使用化学品以及各种工业和建筑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在陆地上倾倒这些废物导致土地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这些地区的地表径流导致地表水污染。

指标选择

图4展示了应用于陆地域的EUMM模型。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重点是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平衡已建用地和城市绿化,减少由于人口发展对土地的压力而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可持续地利用土地以满足城市的各种需求,是宜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宏观层面的土地利用格局是主要关注住宅用地、绿地用地和道路用地比例的指标之一。城市绿地有助于当地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降低反照率和太阳辐射负荷来改善小气候,防止土壤侵蚀,并通过捕获颗粒污染物来改善空气质量。绿色空间在城市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宏观层面上评估绿色空间的充分性所选择的指标是人均绿色空间可用性和每千人可获得的绿色覆盖面积。为了在宏观层面上评估非生产性土地,所选择的指标是卫生堆填区/有害废物倾倒土地的百分比或荒芜土地的百分比(如果有的话)。在微观层面上,土地利用模式,即不同用途的土地——住宅、混合用途、道路和绿地——被评估为可持续土地利用,并了解该地区的住宅特征。绿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和微气候的重要指标。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在社区一级的地表流失率将是评估雨水引发的城市洪水和侵蚀风险的另一个指标。 Another indicator at the micro /neighbourhood level is the impervious surface ratio w.r.t to the total area of the land to assess the chang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rates due to increase in built and paved areas. Evapotranspiration is a collective term for the transfer of water into the atmosphere from both vegetated and non-vegetated surfaces (Wanget al。)为了评估不透水地表对城市小气候的热岛效应,需要测量不同地表的反照率。反照率是表面反射入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低反照率的表面吸收大部分太阳辐射,而高反照率的表面反射大部分太阳辐射(Akbari et al., 1992)。不透水表面导致地表温度升高,造成城乡空气温差,即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地通过蒸发蒸腾作用释放空气中的水蒸气来降低地表温度,为建筑形式和深色表面提供遮阳,减少能源使用。城市植被减少了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城市小气候。另一个指标是评估土地是否因倾倒危险废物/化学品等而受到污染,这可通过侦察调查和有关人士的反馈来确定。
图4:土地的领域模型资料来源:作者
点击此处查看图

住房

住房是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之一。它是许多资源的主要消费者,通常是国内部门从事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不同方面相互作用的大部分活动的地方。房屋的建造涉及到使用不同的材料,如混凝土、粘土、钢、木材等。在建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直接通过材料的运输,间接通过各种能源密集型材料(如水泥、钢铁、铝等)的具体化能源。住房也是一个主要的废物产生者,通过建筑施工过程(拆除废物,建筑碎片)和居住者的使用(固体废物,污水等)。因此,各种建筑活动和家庭活动是大气、水和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充足、适当和负担得起的住房对于令人满意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适当的住房是指有保障的住房,具有基本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和足够的开放空间。住房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印度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住房短缺问题。 The tremendous population growth mainly due to rural urban migration in most of the major cities in India results in unplanned growth of the cities with high housing density (overcrowding), overstressed infrastructure, unhealthy living condition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ousing crisis results in high property prices and mushrooming of slums with unhygienic living conditions.

指标选择

图5展示了应用于住房领域的EUMM模型。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重点是获得适当和持久的住房,具有可持续的密度,以满足对适当住房和生活质量的基本需要。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密度和过度拥挤是城市可持续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住房密度,即每千人的住房数量和平均家庭人数被认为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处理过度拥挤和基础设施过度紧张问题的指标。为了评估适当、持久和安全住房的有无和短缺情况,在宏观一级选择的指标是居住在普卡房屋的人口比例、居住在贫民窟的人口比例和居住在人行道上的人口比例。在微观一级/邻里一级,选定的指标是住房密度、平均家庭人数和住房存量的耐久性和状况。
图5:住房的领域模型资料来源:作者
点击此处查看图

基础设施

城市供水和卫生是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需要。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向其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基本服务和资源的严峻挑战。城市地区的家庭、商业、工业和其他用水需求都是通过从河流、溪流、水井和湖泊等自然水源中取水来满足的。根据印度政府水利部的网站,各个部门的水需求预计将从2010年的813立方千米增加到2025年的1093立方千米。根据2009年CPCB报告,全国一级城市人均供水量为179升/天,二级城镇为120升/天,约78%的城市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几乎80%的家庭用水都是废水。根据CPCB的数据,2009年中国一级城市和二级城镇的污水产生量估计为38254 MLD,其中只有35%的污水得到处理,产能缺口占总发电量的30%,需要立即关注。此外,只有约38%的城市人口能够获得适当的卫生服务。这种不当的废水收集、处理和处置是印度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心及其周围。当地可用淡水供应受到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Improper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processing and disposa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s also another major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the urban areas in India. Various studies conducted by CPCB reveals that per capita generation rate of MSW in India ranges from 0.2 to 0.5 Kg/day and about 90%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s disposed of unscientifically in open dumps and landfills causing serious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MSW generation rate is higher in metro cities compared to smaller towns due to the changing lifestyles and increased purchasing power of urban India. Thus faced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accompanying growing demand and growing pollution issues, Indian cities are not able to provide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that are adequate, neither quantitatively nor qualitatively.

指标选择

图6展示了应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EUMM模型。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重点是获得适当和足够的基础设施,以满足清洁和充足的水和卫生的基本需要。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安全饮用水和管理和处理废水。所有的家庭都需要连接无泄漏的管道供水和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家庭中储存水和通过水龙头24小时供水代表着更高的生活质量。此外,还有一个公平问题,即社会的一部分人无法获得基本用水,而另一部分人则浪费用水。因此,在宏观层面评估供水和污水基础设施是否充足所选择的定量指标是人均供水、获得饮用水供应的人口百分比、管道供水满足用水需求的百分比、在房舍内有水源的家庭百分比、人均废水产生量、连接污水的家庭百分比和在房舍内有适当厕所设施的家庭百分比。高的人均固体废物产生量给废物收集、管理和处置带来了压力,因此选择人均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收集的固体废物百分比作为宏观上评价固体废物管理设施的指标。在微观一级,通过下列指标对供水、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管理基础设施进行了定性评估,并得到了社区的强烈反馈:供水来源(市政管道供水/手泵/井/社区水龙头/水车/其他)、管道供水可靠性(每天供水小时数)、房内有水源的家庭百分比;污水处理方式(市政接驳/坑式/化粪池/露天排便)、在处所内设有适当厕所设施的住户百分比;固体废物产生类型(家庭/商业/工业/医院/危险),固体废物收集频率(定期/不定期),固体废物分类,固体废物处理(露天倾倒/垃圾箱/大老),从大老运输固体废物的频率(定期/不定期)
图6:基础设施的领域模型资料来源:作者
点击此处查看图

能源

能源对社会和经济福祉至关重要,对一个国家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形式的能源是国内部门、商业部门、货物和服务(如供水、污水管网、工业制造、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运作和确保生活质量的不可避免的必需品。然而,能源使用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影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是由一系列原始投入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固有的低效率,导致废物副产品,如微粒、有害气体、温室气体、残留物、噪音等的排放,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枯竭。此外,不仅在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而且由于经济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能源消费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以负担得起的价格提供充足的能源服务,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不影响资源的长期供应,以避免未来的能源危机。这可以通过适当的燃料选择、以高效技术取代低效技术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13年的数据,印度是继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印度拥有世界第五大煤炭储量,是印度的主要能源来源;电力部门占煤炭消费量的70%以上。 As per the same report in 2011 India was the fourth largest consumer of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s in the world and relies heavily on imported crude oil, mostly from the Middle East. India became the world's sixth-largest liquefied natural gas importer in 2011.As electricity demand of the country is growing; India plans to increase its nuclear share of generation to 25%, up from 4% in 2011. However, rural areas in India rely heavily on traditional biomass, as they lack access to other energy supplies. According to the 2011 India census, more than 80%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22% of urban households use traditional biomass (including firewood and crop residue) as the primary fuel for cooking.

指标选择

图7为应用于能量域的EUMM模型。从环境的角度来看,重点是通过合理使用资源和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来有效利用能源。在宏观一级评价能源使用强度的指标是人均总能源消耗,而适当选择燃料的指标是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使用中所占的份额。获得负担得起的基本能源需求的指标是拥有适当电力连接的家庭百分比和拥有液化石油气连接的家庭百分比。在微观层面上,选择了定性指标来评估社区的布局设计和保护宝贵资源的各种措施所取得的能源效率。所选择的指标遵循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原则,雨水收集设施,废水回收设施,行人道设计,以促进步行性,并在800米步行距离内获得公共服务和交通站点
图7:能源领域模型资料来源:作者
点击此处查看图
表1:下表列出宏观和微观层面已确定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标以及已确定的数据来源
按此查看表格

前进的道路 指标评价

综合指标或指数日益被认为是政策分析和公众沟通的有用工具。由于数据集中的指标通常具有不同的测量单位,因此在将任何数据汇总为指数之前都需要进行归一化(OECD Handbook, 2008)。建议开发一个环保表现指数(EPI)在印度的每个国家层面的城市,其中在宏观层面确定的领域下的每个指标都应与阈值进行比较。e各政府机构为该特定指标制定的国家允许的或理想的标准,以达到业绩差距或遵守情况。

所使用的方程如下:



在那里,EPIt 质量控制 指标q对应城市c在时间t X的环境绩效指数EPIqci= i中城市“c”的指标“q”的观测值thyear n=评估该值的总年数P=从国家标准得出的指标q的阈值,赋值为0,在图上赋值为0,根据指标值高于或低于阈值的距离判断。因此,需要从偏离阈值的程度来判断各指标的环境绩效。为每个城市制定EPI的好处是,它有助于监测指标明智的环境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问题,并在国家一级制定明确和透明的基于领域的政策。同样一个综合环保表现指数还可以在国家一级根据城市的环境绩效对城市进行排名,并引入基于奖励的激励机制,使它们表现更好,并鼓励它们在各级决策中纳入环境管理方面。它将涉及以下步骤:
  1. 采用标度技术的比较性指标的研制——平均为零,偏差为一的普通标度
在那里,CIt 质量控制=城市c在时间t X时指标q的比较指标CIqcii中城市“c”的指标“q”的观测值thyear n=评估该值的总年数P马克斯=指标“q”的最大阈值从比较城市的指标“q”的数据范围中得出,赋值为“1”2。复合领域指数的发展——一个领域内比较指标的均方根


CDIt 质量控制=城市' c '在时间' t ' CI的' d '域的复合域索引' CDI 'qdc对于城市“c”,属于“d”域的指标“q”的比较指标“CI”值,q=1,2,......, q q=一个域的指标总数3。

的发展综合环保表现指数


CEPIt c 综合环保表现指数' CEPI '城市' c '时间' t ' CDId域' d '的复合域指数' CDI ', d=1,2,......, d d=域总数确定的微观指标列表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应根据适用的国家标准阈值,并根据利益相关者和社区的意见和反馈,制定以颜色编码的环境绩效矩阵,为确定领域下的每个指标分配“差”、“中等”、“好”、“非常好”等分类定性评分。应在社区和居民福利协会以及有关市政当局、公司或市政机构的大力参与下,在地方一级拟订一项详细的行动计划,以改善关键地区。

参考文献
  1.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走向可持续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
  2. 联合国,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来自21世纪议程,纽约:联合国
  3. 200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准则和方法;纽约:联合国出版物
  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3年;经合组织环境指标的制定、测量和使用-参考文件巴黎,法国:经合组织环境理事会
  5. 联合国人居署,2004年,城市指标准则——监测人居议程和千年发展目标;肯尼亚:联合国人居署出版物
  6. 2001年欧洲佣金,建立本地可持续发展概况-欧洲共同指标卢森堡:欧洲委员会出版物
  7.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中国城市环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保总局出版物。
  8. 日本:环境省,2002;“北九州倡议”指标相关研究报告北九州:教育部出版
  9. 澳大利亚:环境部,1998;国家环境状况报告的环境指标-人类住区,堪培拉:环境部出版的《环境状况》
  10. Bossel, 1999,可持续发展指标:理论、方法、应用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
  11.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汇编(http://www.iisd.org/measure/compendium/searchinitiatives.aspx))
  12. 牛顿,P。,2001,《城市指标与城市管理》,Matthew S.Westfall, Victoria a.d devilla主编),《城市管理指标》菲律宾:亚洲开发银行
  13.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人口基金)的支持下(http://www.un.org/popin/fao/land/land.html)
  14. 2008年联合国人居署,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伦敦:趋势
  15. 纽曼,P.et。al,1996,《澳大利亚人类住区——1996年环境状况》,墨尔本:环境、体育和领土部(CSIRO出版)
  16. 印度政府:Ministry of Environment & Forests,2011-12;印度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趋势新德里: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出版物
  17. 印度政府:水利部(http://wrmin.nic.in/
  18. 印度政府:环境与森林部,2009-10;印度一、二类城镇供水、污水产生及处理现状新德里: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出版物
  19. 2001年王,Q.J.et.al。,澳大利亚气候地图集,澳大利亚:气象局
  20. 等人,1992,城市热岛:成因与影响,上海。H.et。(ed / s),为我们的社区降温华盛顿:美国环保署
  21. 印度人口普查,(2001),(2011)。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censusindia.net/和http://www.censusindia.gov.in/
  22. 印度政府:环境与森林部,2012,都市固体废物管理现状报告新德里: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出版物
  23. 国际可持续城市,2012年,可持续性指标——城市如何监测和评估其成功;加拿大温哥华:SCI和CIDA发表
  24. 美国:能源部,2013;2013- 2040年年度能源展望: U。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出版物(www.eia.gov/forecasts/aeo)
  2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8年,编制综合指标手册-方法及使用指引法国:经合组织出版公司(http://www.oecd.org/std/42495745.pdf)